徐金泽
金庸笔下的杨过博采百家,仍被金轮法王嘲笑为蜻蜓点水,后来面壁16年,终成一代神技黯然销魂掌,从此天下无敌。技术如同武功,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击必杀。
笔者专业方向不是地质统计学,但是试图从过往项目经验中简单谈一下笔者对于地质统计&建模与油藏数值模拟的联系。
谈到了属性,必然涉及尺度,例如随着measurement volume的变化,不同方法(e.g. probe, plug, MDT)得到的纵/横向渗透率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因此,笔者在上集提到实验得到的相渗是岩心级别的,而油藏数值模拟使用的渗透率则面对油藏尺度,在其他参数确定性更强的情况下,相渗的输入数据可以发生一定的变化,即使这个岩心相渗已经做过了岩心级别的拟合。
此外,油藏数值模拟中部分方法对均质性要求较高(例如SAGD要求沿着水平井的属性不发生较大变化,以方便控制Steam trap),这时地质统计学方法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参考,除开大家常用的级差,D-K (Dykstra-Parsons)系数和基于storage capacity和flow capacity的洛伦兹曲线是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较为常用的方法。
在变差函数分析中,我们常常会画出Variance和Distance的关系图,在这张图上,较低的点代表性质相近的点,而较高的点则是关系疏远的点。
随着距离的逐渐增加,variance逐渐稳定,而对应的距离我们叫做变程(range),主变程的方向我们通常会用variogram map来确定(常用的建模软件如petrel都有此功能),而主变程则恰恰就是均质性最强的方向。
变程越大,均质性越好,连通性也越强,数模中注水和产液能力也会得到增强(常见的数模孤立砂体憋压部分原因就是地模给的变程不合适)。
事实上,实现变差函数的拟合会有多种变程的组合,那么这种组合与油藏产量的拟合,甚至抽稀井检测结合在一起,会更有现实意义。
由于测井解释和岩心实验结果本身的不确定性,我们在实际油藏数值模拟中会进一步修正这个渗透率,因此,数模和地模两个渗透率的循环核对与插值是很有意义的。
此外,在地质模型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就是隔层(Shale Layer)。以热采为例,隔层会明显对SAGD蒸汽腔的生长造成影响。而在upscaling中,由于隔层厚度较小,隔层本身经常会被干掉。
因此,基于较小的纵向粗化尺寸或者将隔层单独作为一个zone进行粗化是很有必要的。实际上,隔层如果在SAGD的采油井以下位置并没有太大影响。
谈到了隔层,就简单聊聊数模中的笼统注水和精细分层注水,笼统注水可以通过一口井实现,并且结合示踪剂得到吸水剖面;但是对于精细分层注水,几套层不再是一套压力系统,我们可以利用同一位置多口井来实现这个过程。同样的道理可以用到分采与合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