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拟合我们究竟要改什么(四)之相渗

徐金泽

简单两个字,寥寥十余笔,却很多时候成了我们油藏数值模拟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在第四集短短的篇幅中,笔者试图从自己心中的相渗和相渗的时空变化两个方面谈一谈有限的认识。

我心中的相渗

历史拟合应该改什么?改最不确定的参数。最不确定的参数是什么?没有经过实验测试或者相邻区块参考的数据。相渗很多时候由实验给出,并且相渗本身在数模中就包含两套,一套是油水相渗,一套是气液相渗。前者很多时候我们能拿到数据,后者十个项目里面可能有过半都没有测试过这套数据。

一方面,相渗通过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两个端点值直接影响储量(气顶的含气饱和度一般为1;水体的含水饱和度一般为1;数模中经常把1给成0.9999利于收敛)。

另一方面,相渗直接作用于达西定律里面的流度,从而影响含水率。同时直接作用于储量和含水率的数模参数,笔者实在是想不到第二个。因此相渗在数模中的地位无法取代。

我们到底可不可以改相渗,笔者认为在相渗已经测试的情况下,优先修改纵向/横向渗透率比例,这个比例通过影响见水时间,直接作用于含水率,并且相对于已经实验测试得到的相渗,这个比例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那么在没有这个比例作用不大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修改相渗。笔者认为,相渗通过岩心实验给出,是岩心尺度的平均,而油藏数值模拟面对整个油藏尺度,这套曲线可以有一定的变化。但是笔者不推荐修改端点值(直接影响储量)。修改端点值对应的最大渗透率和曲线的曲率(Corey相渗方程中的指数)更有针对性,并且可以避免对储量的二次修改。

由于众多学术观点认为等渗点体现了润湿性,因此在修改过程中,最好保持等渗点在Sw=0.5的左右位置不发生变化。
相渗的时空变化。见过太多的case“一井一生产期一相渗”,合理吗?笔者不置评论。但是对于相渗,确实有时空变化的性质,只不过是针对特定的井措施和三采方法。

相渗的空间变化主要体现在人工裂缝的高速渗流,此时很多时候我们给出了两条端点为0的直线相渗。笔者以前的油藏数值模拟课老师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普通油藏就像是市区的马路,很容易堵车,但是到了裂缝就是高速公路,前面的车不会挡你的路。相渗的时间变化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参数上:
(1)温度。
(2)界面张力(IFT)。

随着温度升高,很多观点认为束缚水饱和度升高而残余油饱和度降低,因此在热采过程中,相渗在时刻变化,数模软件大多给出不同温度下端点插值的方法实现这个过程。一般在吞吐,蒸汽驱和SAGD中,我们要给出这个变化关系。

界面张力对相渗的影响体现在诸如三元、低矿化度水驱、泡沫驱、混相驱等复杂方法上,当界面张力逼近0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获得两根端点为0的直线相渗。

由此可见,受助于相渗,尤其是端点值的变化,很多三采方法可以打破常规冷采的理论采收率“天花板”。

发表评论